学历歧视现象频发 应提高职业教育含金量
近日,东莞的一个大型论坛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贴出的人说,这是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因为他们的能力通过考核还是很好的,并在市场上被录入了一家大型综合性公司。不过,在正式工作后,雇主一再面对困难,例如研究和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要做一些琐碎的工作,以及同工同酬等。究其原因,是因为用人单位对学历有偏见,认为大学生的学历水平远远低于大学生。
这篇文章的作者张说,他是一名高职生,但他不是东莞一所职业学院的毕业生。起初,这篇文章只是一种不满的表达,但他并没有预料到它会引起很多后续的帖子。他们大多是支持他的人,有些被访者说他们也因为学历低而受到雇主的歧视,但有少数声音嘲笑他“不熟练”,只能抱怨。他说他已经从单位辞职了,虽然有点生气,但是社会上对大学生的偏见是不可否认的,所以他也冷静下来接受现实,他打算找一个公平的单位工作。
巧合的是,在毕业季节刚刚过去的时候,许多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学生进入了社会并参与了这项工作。但是最近发生的“全国人大本科生重返高等职业教育”事件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虽然各方最终承认他们只是自考者,公开道歉,网友谴责了他们的伪造行为,争论的焦点转向了“学历是否与能力直接相关”、“什么时候高职生会受到公平对待”等话题,甚至还出现了“持有65份证书的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的案例,这些案例在不久前得到了广泛传播。除了最近的“职业学校学生以教师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的报道外,主角是一名大学毕业生,由于他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丰富经验,被清华大学聘为实践培训指导员,因此网民纷纷对清华大学表示喜爱。认为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非凡的胆量,同时,绝大多数网民的观点是,接受高等教育并不意味着高能力,没有高等教育并不意味着没有能力。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目前有一些用人单位过于注重学历水平,几乎统一写在招聘信息上\\“只录取本科以上学历”。然而,根据统计结果,东莞许多用人单位仍然高度重视高职生,出现对大学生的偏见只是少数几个案例。叶先生是该市的人力资源主管,他告诉作者,他相信大学生不会比大学生做得更好,大学生会更珍惜这份工作,所以他们会更加勤奋、真诚和放心。而高职学生具有操作知识和实践技能,是社会上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宇春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本科不同。本科注重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注重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社会需求巨大,相当多的岗位工资高于本科,但学校能否让学生学习真正的能力,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技能被企业认可,这是学生、大学和企业之间最重要的问题。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苏江透露,东莞企业单位急需高技能专业人才,科研人才需求不突出。根据实际情况,地方高校的战略也致力于培养多方面、高层次的人才。在社会对学生学历存在的看法上,他认为,作为家长,学生也不必把学历作为评价的标准,大学生是优秀的,但大学生的能力不应受到质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在学校期间作为定位的努力。而社会上的高职生也要树立积极的心态,没有本科教育的优势,更有必要付出努力,多出汗,多吃苦口,在实践中体验成长。
教育部门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对东莞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市几所高校根据东莞经济社会的客观需要,注重政策引导教学理念的创新。
以广东创新技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先后与9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专业建设上独树一帜。目前,其咖啡加工是国内高职院校首创,与东莞咖啡产业紧密相连。专业指导就业,对学生的培训得到雇主的认可。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一种公立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在过去的六年里,学校与3000多家企业、100多家商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探索多种新型校企合作模式,致力于拓宽学生实践培训的范围,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几位毕业生收到企业信息反馈是可喜的。
分析指出,东莞具有独特的产业布局、模式发展优势,有望成为未来国内职业教育的示范基地。据报道,今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有关负责人说,高职院校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在教育模式上采取了创新的方针,不仅是为了社会的需要,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目前,只有优化教育结构,提升职业教育的黄金含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对高职学生学历的偏见。温/杜陈曾
- 上一篇: 学历就是一切!自考本科学历优势有哪些?
- 下一篇: 学历提升难 明世教育自考本科圆你升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