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发展的前提。要进行生产劳动,必须有两个要素,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相互分离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生产劳动。只有以一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形态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原始公有制、奴隶制、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社会结合的五种主要形式。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形式决定了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根据历史上经历的五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五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它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公有制生产关系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度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此外,还有个体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的个体生产关系,它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生产关系形式,而是依附于当时主导的生产关系。
第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关系。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中,由于劳动者平等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人剥削人民。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方面,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剥削者手中,大量被剥削的工人没有或很少有生产资料。因此,生产指挥管理权掌握在少数剥削者及其代理人手中,广大劳动者无权参与管理,遭受各种形式的剥削和压迫。
第四,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形式决定了产品的分配。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对产品的分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分配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在对象上,而且在形式上。就对象而言,可以分配的只能是生产的成果。在形式上,某种参与生产的方式决定了特定的分配形式和参与分配的形式。这说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不同的,产品的分配也是不同的。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北京公共网络11010802020153>;
如有需求,请填写下方表单进行留言